9月21日下午1点30分左右,百余名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以下称泛亚交易所)的投资者聚集到位于北京市金融街的中国证监会楼下。他们统一穿着白色T恤,上面印着“泛亚诈骗,践踏法律”、“泛亚诈骗、血本无归”、“请命政府、为民做主”等字样,打出“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诈骗430亿,数万家庭破产”等横幅。
430亿去哪儿了
泛亚交易所成立于2011年,官网自称其为“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属交易所,中国客户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现货交易所。”“已上市品种包括铟、锗等14个品种,其中铟、锗、钨、铋、镓等品种的交易量、交收量、库存量均为全球第一。”
泛亚交易所交易的品种均为稀有金属,在全球无论交易量还是使用量均非常有限,因此价格很容易被操纵。自成立以来,其多个品种的价格一直只涨不跌。
泛亚有色的主要交易品种为铟,其价格长期高于现货市场。铟的原料是来自冶炼铅、锌过程中产生的废渣,而液晶显示器是铟的主要应用领域。
一位期货公司有色行业研究员对财新记者说,“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的最大特点是,主要交易货物铟从来都是从市场流到泛亚,而没有出现过从泛亚流到市场,泛亚目前的库存超过了全球数年的消费量。”
上述研究员表示,泛亚的模式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收益。当资金不再进来或进来的速度减缓的时候,投资商最终拿回去的不是他们的本金和收益,而是很多的铟锭,而他们购入的铟锭的价格本身就高于现货价格很多,而当泛亚库存的3400吨铟要流入市场的时候,铟锭的价格将会暴跌。
在泛亚交易所的交易平台上,稀有金融的供应商卖出货物,投资人作为受托人借钱给委托方贸易商,贸易商买入货物,然后把仓单抵押给投资人,泛亚承诺投资人按日获得融资收益。
据投资者介绍,他们投资了泛亚交易所年化13.68%的保本固定收益产品“日金宝”,每日计息,随时可以取现。目前投资余额约为430亿元人民币,但是自今年4月之后,投资者取现需要排队,至7月份就彻底取不出投资款。
年化13.68%的高收益
“保本、固定13.68%的年化收益,没有投资门槛,银行第三方监管,资金可以随进随出,利息按日结算,当晚8点就可以到账。”一位投资者告诉财新记者,这是他从泛亚交易所购买的理财产品“日金宝”的情况。
根据《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固定收益率产品说明书》介绍,交易所的卖方委托交收受托业务,因保证本金和受托收益率的特点,被称为受托收益率产品,实际上是受托方(投资者)垫资给卖方而获得融资利息的行为。投资者在交易所平台上赚取每日货物结算价值的3.75‰。“投资者不需要关注货物交易的价格,只需要关注交收申报的情况。”
从具体操作上说,投资者需要下载泛亚交易所的客户端,既有PC版也有移动版,客户端的交易界面跟股票交易客户端类似,客户现将用于购买上述产品的资金通过“银商转账”转到泛亚交易所账户,然后根据不同的收益率进行申购,有些比较紧俏的产品,配比率很低,只能成功申购一部分。
何谓配比率?上述泛亚金属交易所的投资者举例道,某金属产品的资金需求是100万,但是有1000万的资金申购受托,那么他的资金配比率就是0.1,也就意味着投资者拿出100万申购,可能只有10万能够申购成功。越高收益的产品,越紧俏,配比率也越低。投资者要全部把这100万元的资金投出去,需要一个周期,一般在20天左右。“资金闲置的机会成本是我们被告知的唯一风险。”
上述投资者告诉财新记者,自己无需关注金属价格的波动,甚至好多金属的名字自己都不认识,因为泛亚交易所有一套“价格溢短”机制来保证投资者本金安全。假设投资者以100元一手申购了100手的铟的资金受托,那投资者的全部货物权益就是10000,如果铟涨到110元一手,那投资者此刻货物权益涨到110*100手=11000元,交易所就取走1000元;反之如果铟降到90元一手,那投资者的货物权益就是90*100手=9000元,交易所就垫付1000元。如果金属的价格一直上涨,交易所会一直有资金富余,但是如果金属价格下跌,交易所就得把缺的资金补上。所以泛亚交易所一直有动力去炒高金属的价格,有些金属品种的价格甚至是别的交易所价格的几倍。
流动性危机
据财新记者了解,6月份云南省金融办约谈泛亚交易所,泛亚交易所当时提出:产生流动性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外国势力纠结国内一些机构恶意做空中国稀有金属市场,因为国外势力害怕泛亚交易所掌握稀有金属的定价权;二是交易所整改为T+5,使得交易额大幅下降,有的品种交易量不及原来的1/10。T+5是指,泛亚交易所在去年11月按照云南省交易场所清理整顿工作要求,交易商买入后卖出或卖出后买入同一交易品种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5个交易日;第三是今年4月份以后,股市火爆,投资者跑步进入股市,触发了踩踏。
上述投资者告诉财新记者,之前产品的配比率都不到1,但是从4月份以来,配比率越来越高,很多都超过了1,大家的钱取出来都得排队。从7月份以来,投资者通过“银商转账”转到交易所账户的资金都取不出来了。
早在2014年11月13日,云南省政府曾召开金融专题会议,要求云南交易所清理整顿工作加速,“确保年底前通过验收”,但这项工作目前仍未完成。如何处置泛亚有色,是云南清理整顿工作的关键所在。
财新记者获悉,泛亚交易所部分董事、工作人员被列入不允许出境人员名单。出入境管理部门告知一些人员,“边控”则源于云南省有关部门的要求。目前泛亚有色正处在清理整顿的“关键时期”。据信,云南相关金融监管机构认为,泛亚有色风险巨大。
泛亚有色法人为王清民、董事长为单九良。目前,泛亚有色方面并不清楚有多少员工被“边控”,该公司多位人士在机场边检时才被告知不准出境。
据财新记者了解,对于“边控”一事,1月5日,泛亚有色曾向云南省金融办行文,表示“理解相关政府部门的风险意识,但交易所认为该等措施不仅没有消除风险、控制风险,反而可能诱发更大的流动性风险、造成不必样的恐慌。”
2014年11月13日,云南省政府曾召开金融专题会议,要求云南交易所清理整顿工作加速,“确保年底前通过验收”,但这项工作目前仍未完成。
如何处置泛亚有色,是云南清理整顿工作的关键所在。(详见财新网报道,《云南证监局催促泛亚所加快清理整顿》)。
公开信息显示,泛亚有色累计吸引了社会投资者超过400亿元的资金。除了普通投资者外,部分银行还发放了泛亚有色仓单的质押贷款。
而一位泛亚有色股东坚持认为,泛亚的自身的交易的风险不会因为有更多的监督而扩大,也不会因为之前没有监控而减少。他表示,“政府越是关注泛亚可能出现的风险,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应该更有利”。
监管空白
由于泛亚交易所不属于期货交易所,因此并不属于证监会监管范畴。证监会是全国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联系会议的牵头单位,国务院于2011年统一布置清理整顿,目前已有29个省(区、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清理整顿工作通过联席会议验收,仅余云南、天津。
据接近证监会的人士表示,证监会对此事无能为力,已经多次给云南证监局发文要求督促清理整顿,但云南证监局也只能继续“督促”,并无任何管辖权。
7月8日,云南省金融办主任刘光溪曾公开表示:“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这一稀有金属交易平台,已经具有很强的区域影响力,国际影响力,泛亚四年来干了一件应该国家要干且重要的稀有金属交易平台建设的事情,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是非常优秀的云南企业。”
刘光溪说:“我表达三点意见,一是泛亚目前这个阶段碰到的一些困难,通过发展,是完全有能力化解的,我相信现在这个阶段很快会过去的。二是关于云南省清理整顿工作,省委、省政府已经明确指示,我想会很快完成收尾工作,画上句号。目前泛亚的金融创新转移到了深圳,我个人认为这是我们云南的重要损失,为此非常遗憾也非常理解泛亚,希望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能够回到云南来。三是泛亚的品牌很值钱,我们政府相关部门统计,泛亚直接为国家纳税3.6亿元,为国家间接纳税6.7亿,总计近11亿,哪一个创新民营企业会有如此强的能力,我们对单九良同志的创新能力以及职业品质非常钦佩,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家,这也是我们云南非常缺少的人才,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泛亚。”
目前云南公安机关并未对泛亚交易所进行立案,一位投资者表示,“我们提出要求公安机关尽快立案,由国家出面成立调查组进行全面调查,希望政府能够给大家一个公正的、可信的说法!”
证监会方面表示,他们只有督办的权利,他们会尽力督促云南相关部门解决投资者的问题,至于是否立案的事情只能由公安部门确定,他们没有这个这能力。
泛亚方案
随着事情进一步的恶化,泛亚交易所提出了两种解决措施,一是退市了结。拟与交易商(会员)企业或产业相关企业协商,收购盘面货物,尽快了结钴、铑、五氧化二钒、白银、氧化镝、氧化铽相关委托受托业务和回购货物,之后安排此六个交易商品退市。
二是债务重组。拟将铟、APT、锗、铋、锑锭和镓六品种原委托受托业务中买入(委托)方无法按时还款收货构成实质性债权债务关系进行债务重组。方案一,委托方与受托方协商一致,将代持货物由任何一方在交易所新系统现货盘面挂牌卖出,所得收益归资金受托方;方案二,委托方与受托方协商一致,解除原委托受托协议关系,资金受托方将代持货物变为自有仓单,留存或提货;方案三,委托方与受托方协商一致,将代持货物注入信托公司的信托计划,由上市公司定向发行股票置换信托计划的货物,由委托方代持上市公司股票,指定受托方为股票唯一受益人,由受益人(受托方)事先确定股票转让的条件,通过资本市场预期升值回收资金。
泛亚交易所初步定于2015年9月28日召开委托受托业务债务重组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记者 刘彩萍 贾华杰